对于非专业的建筑爱好者来说,干阑式建筑这个词非常陌生。
干阑式,是个什么鬼?我见过么?
没错,你见过!
干阑式,是指建筑下部用木杆竹竿等架空的一类建筑,这类也是典型的干阑式。
是不是很眼熟?我们平时常说的吊脚楼就是它啦!
另一种,非典型的干阑式(也叫半干阑式)——房子的一半被架空,另一半还是接地的。
今天我们就捋顺下干阑式民居大家族!
客家人的历史
干阑式建筑,最初的雏形是架在树上的巢居。啥情况,咱们的祖先以前会飞?
说来有意思!远古时期人类居住的房子大概有两种形式——穴居和巢居。
如果只是单纯的看穴居和巢居,那人类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在自然界中,挖洞挖的比人类好的有鼠类;筑巢筑的比人类好的有鸟类。
人类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会改进,改着改着就改变了居住的性质。
巢居和穴居就在人类一代代的传承和改进过程中演变成了现在的普通砖瓦房和干阑式建筑。
穴居主要出现在北方地区,因为这里冬冷夏热气候干燥,而洞穴的内部冬暖夏凉,刚好适合人居住。
而巢居则出现在南方。南方地区冬暖夏热,雨多潮湿,应对这种气候环境,上树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穴居和巢居适应的环境不同,那么两者也注定不能殊途同归,这才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外观迥异的建筑形式。
巢居一路发展成干阑式建筑,始终使用轻质材料制作,强调的是通风防潮!北方民居关心的防寒保暖从来不是它的业务。
巢居除了要解决气候问题,还承担着防止兽虫侵害的重任。
南方气候湿热,这意味着植被生长繁茂,也就意味着兽类和蛇虫繁多。居住在这里的人民如果不采取相应的防御方式,恐怕要重归大自然食物链才能生存下来吧!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读者都想到了,这样的房子和生活方式大都是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特有的吧?
哎呦不错,你说对了!
干阑式建筑就是傣族、壮族、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主要的居住建筑。
因为民族文化和生存环境的不同,各个少数民族建造出来的干阑式也有所不同。
不同的干阑式
傣族人民是铁杆的“竹子控”。傣家竹楼的主体结构是用比较粗壮的竹竿搭建的,墙体是用竹篾围合形成的。连院墙都是竹篱笆制作的。
还有屋里的桌、椅、床、箱、笼、筐等大多数家具也都用竹子制成的。
竹子建造的房屋方便快捷,闲暇时光,约上三五好友,几天就能打造出一个全新的竹楼。
但是这样的竹楼也容易腐坏,每次雨季过后都要修缮一番。
就像其他民居一样,干阑式建筑也是要物尽其用的,傣家竹楼上层住人,下层住牛羊牲畜。
怎么样,感觉貌似不错吧?但是有没有想过,牛羊留下的便便该怎么办?太阳出来炙烤着便便,而楼上的楼板只是薄薄的一层……OMG~
所以说每次牛羊出圈,傣家人就要清理干净留下的便便~~
说到干阑式建筑,吊脚楼能算得上其中的独特一支了。别人家的干阑式主要用来防潮,苗族人民的干阑式除了防潮,还要负责拉齐地面高差。
黎族的干阑式,令人耳目一新!这个必须加鸡腿~黎族的祖先本来是生活在大陆南部沿海地区的百越民族,靠捕鱼维生。
后来百越民族飘洋过海来到了海南岛。
百越民族本来居住在沿海地带,后来来到海南岛一下子拥有了大片的森林和土地,朴实的渔民们竟一时难以适应……
于是百越人民就把自己的房子建造成海船的样子,这既算是一种心理安慰也算是一种文化传承。
对比傣族、苗族的干阑式,黎族的干阑式就原始很多。黎族的船形屋并没有运用到榫卯结构,构建都是藤皮和麻皮捆绑连接。
海南多台风,而这种连接方式有一定弹性,反倒是有利于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相对于北方正儿八经的砖木结构民居来说,干阑式民居充满了简单原始的味道。实际上,早在7000年前的新石期时代,干阑式建筑就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了。
古老的建筑形式延续至今,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并不是因为它的建造者不能发明出更好的建筑形式,而是因为就当地环境而言,干阑式本身已经是最合适的建筑形式。